致新书院:双院协同育人背景下书院导师育人机制构建

一、项目实施背景

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以下简称“三全育人”)。2023年,中共南方科技大学第二次党代会胜利召开,提出在完善书院制的基础上不断推进“四做”新型学生工作体系建设,提升育人合力,助力学校人才培养水平显著提升。新征程上,学校将继续突出学院书院的双主体育人责任,强化学工-研工-院系-部门协同育人,编制学校协同育人五年行动纲要。2023年6月学校印发《南方科技大学关于推进教育教学机制改善和水平提升重点工作的十条意见》明确指出要构建书院与院系协同育人的高校模式。在此背景下,致新书院积极探索双院协同育人机制,在班主任制度、导师通识课、劳动教育实践、学困生帮扶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成果,为学校双院协同育人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二、项目措施

致新书院探索实行双院协同育人主要有以下几项措施:

1.创立班主任制度,形成协同育人新合力

致新书院在书院导师中选聘德才兼备、热爱学生工作的青年教师担任新生班主任,开展新生适应性教育、学业指导、心理疏导等工作,制度设计上出台《致新书院班主任工作规范》,为班主任工作保驾护航、指明方向。截止2023年,致新书院共选聘10名教师担任2021级、2022级班主任。 

致新书院2021级班主任.png

致新书院2022级班主任 .png

(致新书院2021、2022级班主任)

2.开发导师通识课,树立通识教育新品牌

致新书院充分发挥书院制的核心—导师制的力量,从导师自身成长轨迹和专业背景出发,开发“我的大学”系列、“大学学习与规划”系列、“海洋文化”系列、“茶文化”系列、“领导力提升”系列通识课。目前课程体系已经初步搭建完成,后期书院将继续优化内容设置和授课方式等,将其打造成为精品课程和书院教育示例典范。

书院导师张静红老师讲授茶艺通识课程.png

(书院导师张静红老师讲授茶艺通识课程)

书院导师叶飞老师讲授“我的大学”系列通识课程.jpg

(书院导师叶飞老师讲授“我的大学”系列通识课程)

书院导师于严淏老师讲授“我的大学”系列通识课程.jpg

(书院导师于严淏老师讲授“我的大学”系列通识课程)

3.合作开展劳动教育,拓展课外实践新形式

致新书院联合海洋系拓展校外实践基地,出台《致新书院劳动教育实施方案》,开展公益净滩、种植认养、水培繁育等劳动教育课程、活动,丰富和发展了校内劳动教育形式,全面培养劳动精神和意识。 

致新书院联合海洋科学与工程系开展劳动教育及实践基地共建2.jpg

致新书院联合海洋科学与工程系开展劳动教育及实践基地共建1.jpg

(致新书院联合海洋科学与工程系开展劳动教育及实践基地共建)

4.推动优良学风建设,构建资源共享新模式

致新书院在与院系共建优良学风过程中形成了学生情况汇报导师制度、学业负责人联络制度、学业困难学生帮扶制度,即学期初各年级学生学习情况邮件报告导师、定期走访学业负责人并上报重点关注学生名单、与院系共同召开学困生帮扶议事会,制定一生一策、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

微信图片_20230712150315.jpg

(书院与院系召开培养讨论会)

三、项目效果

1.榜样引领示范,“导师制”与“书院制”双融双促

截止2023年,致新书院班主任制度已经实行两年,学生成绩进步显著、环境适应良好、学业规划逐步清晰,班主任制度作用凸显。两年内共有5位班主任获评学校优秀导师荣誉称号。

2.课程设置优化,全人教育形成品牌效应

导师通识课程两年内共有10个行政班级开展5门导师通识课,受到学生广泛好评和欢迎,参与导师人数达到15人,课程体系形成、课程内容充实、授课形式多样,进一步打造小班制书院教育品牌。

3.教育资源提升,学生参与热情高涨

劳动教育实践中目前已经与海洋系联合举办2次公益净滩活动,合作开发校外欢乐田园、坝光自然学校两处实践基地,组织学生前往校外实践20课时,与校内劳动教育资源实现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开辟了形式更为丰富、参与范围更广、教育意义深刻的劳动教育新模式、新方案。

4.共享信息资源,学业帮扶成效显著

自学业负责人制度建立以来,致新书院累计向各专业学业负责人报送重点关注学生名单4次,普查学生累计300余人次,较好地实现了信息互通和资源共享,及时清理筛查关注对象并针对性开展措施。致新书院发起召开院系书院学生学业负责人联席会议10次以上,帮助3名学困生完成学业。

四、项目创新点

1.探索导师制与书院制交叉融合全新方案和现实案例

班主任制度、导师通识课在充分发挥导师在学业指导、心理关怀方面的引导、榜样作用外,为导师制在书院制中发挥作用、落地生根提供了全新方案和现实案例,为学校“三制三化”扎实推进、书院蓬勃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2.构建院系书院协同合作模式和机制

劳动教育基地开发、学风建设与困难学生帮扶探索了在德智体美劳多方面学生培养教育中的双院协同合作模式和资源共享方案,为未来多个领域双主体育人责任的落实带来了可操作性强、可参考价值高的实践路径和行动指南。